English

穿上鞋子走路还是光着脚奔跑

2001-02-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曾经有个网络写手说,我们的出现并不是想推翻谁,网络文学是一个孩子,只要他充满活力,只要他在奔跑,就不要苛求他是否穿了鞋子。

不知是由于网络文学已经长大开始不习惯光着脚走路,还是在大人的诱惑下穿上鞋子,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今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作品为自己寻找合适的鞋子。

从《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创下的神话开始,网络写手似乎都感觉到一种成长的需要,纷纷出版纸版书。时代文艺出版社首次以整体的形式,推出了《中国网络原创作品精选》,将国内本土网络原创作家推向读者,将时下活跃于网络文学界的“腕儿们”几乎一网打尽。如小说卷《活得像个人样》(邢育森著),《我的爱漫过你的网》,散文卷《女人心事风过留》,杂文卷《风过留》,李寻欢的《边缘游戏》。集中宁财神、安妮宝贝、邢育森、何从、李寻欢等网络写手,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网络爱情小说合集《进进出出在风与络、情与爱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也推出《网络文艺》,像安妮宝贝的《告别薇安》和张建等著的《旧同居年代》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推出的令狐西主编的《网络时代的情感体验——看见你的脸红》。有的出版社不满足于一书单打的局面,以颇具规模的丛书形式,相继推出了“网络文学从书”、“网络书系”等。

一方面,传统文学被搬上网站的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网络文学越来越多地被结集出版。有人对此发生质疑:网络文学作品的出版,是前进还是后退?是正常生长还是拔苗助长?

网络文学作品的出版,前景如何

传统的写作成品是以文本为主要形式,载体是纸。随着电脑的普及,任何人上网后都可以找到发布自己文学作品的空间,网络完全能够畅通无阻地传送文本。也就是说,任何人可以自由上网写作,如果愿意发表的话,可以让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看到。以传统文本为基础的版权观念已和网络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们站在共享的高度主张“自由的文学”。自由是网络文学的本质,如果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结集出版肯定会给网络加上某种束缚。不少读过网络文学作品的人士认为,,网络文学小说的创作有自己的特点如语言、句式、转行排列等自行其道,不同于传统文学;特别是那些在网上频频诞生的新词新语,像“黑话”和“土著语言”,大量掺杂其中。如果网络写手们在网上发表的时候过多的考虑日后出版的问题,很可能失去这些特色,影响自身的发展。

出版社的人对此表示乐观。文汇出版社编辑钟洁玲说,网络文学的出版肯定会越来越热。当初编辑《首届网络文学大赛》这套书时感觉很新鲜,也是我们从新的文本中发现新作者的一个途径。作者没有壁垒、隔阂,可以自由上网,自由写作,自由发表,大家都是平等的。我们无非想把网络自由活跃的局面展现给大家看。网络文学原创奖将一届一届办下去,我们的合作也将继续下去。

但是过几年后还会有这么多的人创作网络文学吗?还会有人读网络文学吗?一个打扮的洋娃娃略显呆滞的孩子和一个泥猴一样却充满活力的孩子,我们会喜欢谁?而且还有一个现象值得观注:由于这些读物的读者面较窄,购书者大都是大、中学生及年轻的“网虫”。因此除了几本在网上就有相当知名度的作品较好销外,其他均销售平平,有的已出现压库现象。

网络文学的出版:网络写手出名的捷径?

网络原创文学奖作品集不但再版,而且推出了一些新人,一批网络作家因为网络文学作品的结集出版被读者认可。在某种程度上网络就是网络写手的终南山,只是一个扬名立万的场所,最终的出路还是要走传统的道路:成为传统作家或被人赏识,这是相当一部分网络写手出书的心态。当然在网络文学的初期并未有这样的想法,但当有人从中获益的同时有些人就要蠢蠢欲动了。新浪网友“蒋郎憔悴”对2000年网络写手作盘点时说,“最具代表性的是‘榕树下’文学网站的写手群。宁财神,最初在北京办广告公司不甚成功,这时候,他突然遭遇网络,一下子就嗅出了网络文学的优势出来,最初以一系列网络鬼故事起家,然后又以独特的京味幽默小说闻名网络,短短半年时间迅速占领各大书库的原创文学排行榜首要位置,尔后上海商人朱威廉创办原创文学网站‘榕树下’,把已经成名的宁财神招致旗下担任编辑。宁财神从广告业跳到IT界,凭借他的才艺,特别是出色的美编工作,在榕树下担任艺术总监的职位(CAO是也),现在的他已经比较少写东西,而专心于美术编辑的工作,有脱离写手圈子的意思,这样的转变也算是奇特。除了宁财神,榕树下还招揽了一大批在网络上成名的写手,比如以《告别薇安》等一系列黑色调网络小说起家的安妮宝贝、《晃动的生活》作者黑可可等等。而以《相约99》问鼎首届网易原创文学大赛金奖的蓝冰,也悄悄被博库网站收揽了。有一类比较特别些,可算做独立门户的一派吧,说的是首届榕树下原创网络文学大赛一等奖的得主尚爱兰,在一夜成名之后,她选择辞去教书的工作而摇身一变,变成时下正流行的自由撰稿人,在各种报刊上撰写专栏文字,还出版了长篇小说《永不原谅》,走卖文为生的道路。而以《活得像个人样》被纯文学杂志收录获得好评的邢育森,今年也摔了铁饭碗下了海,来到北京和别人一起经营猎人网站,当起了CEO,从文人到商人”。诚如某写手说的,网络写作不过是提篮叫卖,关键是谁喊得大声,谁的广告词叫得漂亮,先在网络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然后再推而广之,延而续之,来到各种新的领域,继续发挥光和热,利用自己的才干为人民服务,有何不可?但问题是,大家伙都跑去干别的了,那网络文学叫得那么响亮,以后还有谁来搞?

现在,出了名的网络作家活跃在各个PARTY里,热衷于接受大报小报的记者采访,甚至到了没有时间写作的地步。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之后》,痞子蔡没有再写出一篇看得下去的东西了,《雨衣》简直不值一看。

但有些写手却不这样认为。尚爱兰谈道,网络文学与出版互动将成为发展趋势。如果不这么做,网络文学可能会自生自灭。网络作家中有很多人是靠这种形式冲出来的,然后一鸣惊人。比如安妮宝贝、蔡智恒。如果仅仅发表在有限的站点,也不会有很大影响,甚至可能陷入重复自己的圈子。这就涉及到网络文学究竟是一种工具还是一块阵地,如果被某些人认为是一种工具的话,那么网络文学就需要清理自己的阵营了。

读者:我不想买这种书

出版社和网络写手们对网络文学的出版抱以很大的期望,但是读者买帐吗。面对网络文学纸版书的走红,有读者认为,很难说以《每一次的亲密接触》为代表的网络文学有多么优秀,不过它网络特征十足。它充满网络聊天室的气氛,有幽默感,读来轻松,随意。对着电脑屏幕读感觉比较好,但印到纸上就显得单薄,不耐看,没有必要把网络文学变成纸本书。也有读者指出,网上作品多数是一些随笔札记,男士多做电脑感觉之文,女士则发风花雪月之音,整体水平不高。在西单图书大厦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读者,他们表示不会买这类书,在网上花几毛钱就能看到的书,花上十几块钱就不值得了,再说网上作品都是一些消遣性的东西,翻翻就行了。

网络文学目前还处在自发、随意的创始过程中,还难以与传统的纸上文学相抗衡,多数作品在艺术上和思想深度上还远未成熟。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给了广大文学爱好者一个自由的创作空间和发表园地。特别是互联网上的文学青年,成为文学的新生力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目前国内上网的网民百分之八十七以上是三十岁以下的青年人。网络文学给跨世纪的中国文学带来不少新鲜的空气。网络文学目前良莠不齐的现状更需要网络界、文学界的有识之士共同关注,为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培育一个良好的氛围。较之于传统文学,现阶段的网络文学还比较幼稚,它们的最高主题并不具有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大多是生命的本能冲动。然而正是这种本能的创作形式,能够满足人们交流、抒情、创造和表现的欲望,因而有愈来愈多的网民乐此不疲。有人预言,在作者和网站的努力下,开一个时代的先声,甚至产生网络中的鲁迅、郭沫若、巴金,也并非不可能。

网络文学的发展为一批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新天地,这是件好事。网络文学借助传统出版手段,做成传统的纸质读物,更便于阅读和传播。但目前似乎把能否出版成纸质读物作为网络文学好坏的衡量标准,这就是网络文学的悲哀了。因为网络文学的兴起本来是不具有功利性的,如果网上发表的作品都要考虑发表的可能,就象要在小孩的脚上穿上鞋子,束缚他自然的本性,可能大人看着比较舒服,但是否会影响他奔跑的速度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